top of page

尿液汽水|可口可樂及七喜被加尿,如何分辨被加料飲品?罐裝最安全?

  • 作家相片: hkmarketnews
    hkmarketnews
  • 8月12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8月26日

一宗「尿液汽水」污染案近日在香港引發全城恐慌。 一名63歲男子涉嫌將尿液倒入汽水瓶並放回超市貨架,事件牽涉本港兩大連鎖超市——惠康及百佳,地點遍及深水埗、旺角、灣仔區,有男童購買誤飲,相關產品已被即時停售並展開調查。此案不但引起大眾恐慌,更令市民重新審視購買預包裝飲品的風險與選擇。


究竟市民如何分辨飲品是否曾被「加料」?哪一種包裝又最安全?本篇將深入分析飲品包裝安全性、辨識竄改痕跡的方法、以及購買及處理上的建議


尿液汽水

常見包裝飲品種類及安全性比較

包裝類型

是否易於被打開後復原

被加料風險

常見產品例子

膠樽裝

✅可重新旋緊蓋

汽水、茶飲、果汁

鋁罐裝

❌不可復原封口

極低

汽水、能量飲品、啤酒

紙盒裝(吸管式)

✅吸管口可再插入

鮮奶、果汁、豆奶

玻璃瓶(旋蓋)

✅可旋緊蓋

冷泡茶、啤酒

利樂包(無吸管)

❌封口完整難開封

盒裝牛奶、濃湯

罐裝飲品相對最安全,因鋁罐開口後無法復原,一旦打開便難以偽裝為未開封狀態。


尿液汽水

5步驟分辨飲品是否曾被打開或加料

1. 檢查封口完整性

  • 膠樽蓋應有**「嘗開環」**(斷裂環),若已斷裂或鬆動,應避免購買。

  • 紙盒吸管孔若有穿刺痕跡,極可能曾被打開。

2. 留意瓶身氣壓或變形

  • 飲品開封後會失去內部氣壓,尤其是碳酸飲品(汽水)。若瓶身有明顯扁陷、氣泡消失或聲音異常,屬可疑。

3. 液體顏色與氣味異常

  • 如顏色混濁、有漂浮物、出現異味(如尿騷味、酸臭),即使包裝完整,也不應飲用。

4. 不尋常的液面高度

  • 若液體高度明顯低於正常水平,可能是被打開後重新蓋回的跡象。


5. 標籤與瓶身有無異常痕跡

  • 留意是否有重新貼標、劃痕、粘膠痕跡或液體漬痕

  • 有時加料者會偷倒液體後再嘗試「遮醜」。


選購建議:怎樣才能保障飲品安全?

優先選購以下產品:

  • 鋁罐裝飲品(汽水、茶飲、啤酒)

  • 利樂包密封裝(未開封紙盒裝牛奶)

  • 封膜貼紙完整的玻璃瓶或杯裝飲品

儘量避免:

  • 無保護封口的透明瓶裝飲品

  • 有明顯破損或污漬的包裝

  • 無品牌來源或無生產日期的可疑產品



若懷疑飲品受污染,應怎樣做?

  1. 立即停止飲用,勿抱僥倖心理。

  2. 保留包裝及收據,方便追查來源。

  3. 向超市或供應商報告,並主動聯絡食安中心(香港食物安全中心)或警方。

  4. 如曾飲用懷疑受污染飲品並感不適,應即時求醫


留言


​熱門文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