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日本城困境全解析|結業潮背後的真相與未來營運策略建議

  • 作家相片: hkmarketnews
    hkmarketnews
  • 8月22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近年香港零售市場暗潮洶湧,結業潮一再成為媒體焦點。港人熟悉的平價百貨品牌,全港有超過300間門店——日本城(Japan Home Centre),近日因多區分店同時張貼「清貨裝修」告示,再次引發是否全面執笠的輿論熱議。


日本城母公司 國際家居零售(IHR,1373) 其後急忙澄清,強調品牌並非結業,資金運作一切正常。不過,集團同時發出盈利警告,預告純利按年大跌超過五成,引發投資市場與消費者的雙重關注。


這場風波反映的,不僅是日本城自身的營運挑戰,更折射出香港零售業的深層困境。本文將從 事件背景、財務與營運現狀、核心困境、專業策略建議 四方面進行詳盡分析,並提出未來發展方向。

日本城

日本城清貨潮引發「結業疑雲」

2025 年 7 月,多間日本城分店突然同時掛出「清貨」、「租約期滿」、「全場五折」等大字報。對於熟悉香港零售環境的市民而言,這幾乎等同於「最後清倉」的訊號,自然引發結業傳聞。

社交平台上更出現大量討論:

  • 「咁多間一齊清貨,以為全線執笠!」

  • 「記得佢哋幾年前都玩過類似手法,唔知係咪營銷 trick。」


面對輿論,日本城母公司迅速回應,強調並無結業計劃,資金充裕、流動性穩健。但在同一天,集團卻發佈盈利警告,披露截至 2025 年 4 月的年度純利將較去年下跌約 51% 至 57%,派息亦大幅縮減。這令市場憂慮加深。


日本城

日本城財務與營運現狀分析


1.盈利急挫

  • 2024/25 財政年度純利預計錄得約 4,770 萬港元,較上一年度急跌逾五成。

  • 派息縮水:末期息僅 1.5 仙,按年大減 73%;全年派息 5.5 仙,減少約一半。


2.資金與現金流

  • 官方強調集團現時處於淨現金狀態,短期內不會出現資金鏈斷裂。

  • 然而,現金流更多用於租金、人手、物流等固定開支,對於創新或擴張的資源有限。


3.消費市場壓力

  • 港人消費力北移:大量市民選擇北上深圳消費,香港零售業人流下降明顯。

  • 同業競爭激烈DAISO主打固定低價,3COINS 與日同價模式吸引年輕人,淘多多以超值價格聞名,深水埗電子特賣城以超大型零售雜貨、手機配件吸引街坊

  • 電商衝擊:內地淘寶、京東、拼多多的滲透率逐步提高,港人比價後覺得「日本城唔夠平」。


日本城的核心困境

  1. 品牌定位模糊

    日本城既想維持「平價百貨」形象,又嘗試推出「質感生活」系列商品,但未能形成鮮明差異化,消費者印象模糊。

  2. 定價策略失靈

    在跨境電商的比價環境下,日本城的價格既不夠便宜,也未能憑品質取勝。

  3. 實體店網絡壓力

    分店遍佈全港,但部分選址租金高昂、人流不足,導致經營壓力。大規模「清貨裝修」更容易被誤解為「全線結業」。

  4. 數碼化不足

    日本城雖有電商網購網站,但影響力遠遜 HKTVmall、淘寶、甚至超市 App,O2O 模式未能成為成長引擎。


日本城

日本城營運策略建議

1. 明確品牌定位

  • 建議方向:重新定義日本城為「平價但有質感的生活百貨」,避免與 Donki「什麼都有」路線重疊。

  • 聚焦廚具、收納、家務小物 等剛需品類,強化「生活必備」定位。


2. 調整定價與供應鏈

  • 與日本及東南亞供應商建立更緊密的直採渠道,減少中間成本。

  • 引入小批量快閃貨,提升新鮮感並減少庫存壓力。

  • 採用「會員專屬價」與「限時秒殺」模式,培養消費者黏性。


3. 優化分店網絡

  • 精簡高租金、低效能的門市,集中於社區型商場與人流穩定區域。

  • 部分分店轉型為「展示、自取點」,降低倉儲與物流成本。


4. 強化數碼轉型

  • 開發 App 或小程序,結合線上選購、線下提貨,提升 O2O 體驗。

  • 增加社交媒體投放,利用小紅書、抖音推動口碑傳播。

  • 與物流公司合作,切入「即時送貨」場景。


5. 推動「低價革命」

  • 學習 Daiso、3COINS 模式,設立「HK$12、HK$24、HK$36」等固定價區域。

  • 在門市設立固定低價專區,創造「低價信任感」。

  • 透過「新低價」策略,重建消費者對日本城的品牌信心。


長遠發展與市場啟示

日本城的案例反映了香港零售業的三大現實:

  1. 單靠低價已不足以吸引客源 ——消費者會比價,更會選擇北上。

  2. 數碼化滲透不足 ——若無法打造強大電商平台,實體店就必須轉型為體驗+取貨點。

  3. 品牌需要差異化 ——「什麼都賣」的平價百貨已被搶佔,日本城唯有聚焦「生活必需、日系家品」才有突圍空間。


日本城在結業潮下能否逆轉頹勢?

日本城並非即將倒閉,但盈利大跌、結業疑雲、租金壓力與消費市場轉移,已將品牌推至關鍵十字路口。

  • 短期挑戰:盈利驟降、消費人流轉移、結業傳聞打擊品牌形象。

  • 中期挑戰:品牌定位模糊,缺乏明確差異化。

  • 長期挑戰:如何在港人北上消費、電商衝擊下找到穩固立足點。


唯有透過 品牌重塑、供應鏈優化、數碼化轉型,日本城才有機會突破困局,避免淪為下一個香港零售「時代眼淚」。

留言


​熱門文章

bottom of page